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联盟新闻

防晒乳会让皮肤过敏和致癌?

2018-7-10 10:28:00点击:


 

 

防晒乳是防晒最常使用的方式,但许多研究和新闻指出,防晒乳成分可能造成过敏甚至致癌,例如苯甲酮(benzophenone)被加州环境管理局列为可能致癌的成分,奥克立林(Octocrylene)则会引起过敏,消费者需要担忧吗?

 

物理性vs.化学性防晒 造成的问题不同

 

坊间防晒乳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,物理性常见的成份有氧化锌、二氧化钛,主要是反射紫外线;化学性成分比较复杂,除了上述的成分,其他可能如对胺基安息香酸(Para-Aminobenzoic acid, PABA)、水杨酸盐(salicylates)等等,主要是吸收紫外线,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,藉此降低皮肤伤害。

 

皮肤科医生指出,物理性防晒的成份不会被身体吸收,但不清爽、厚重,彷佛上了层妆,因此有时会产生痤疮,但现在产品大都有制痘成分,因此这类情况比较少。

 

化学性防晒使用起来较清爽,但因成分复杂、较刺激,容易造成接触性皮肤炎,皮肤科医生指出,夏天因为防晒乳导致过敏、皮肤炎的门诊人数会增加,曾德朋也建议孩童不要使用化学性防晒乳。而且不论是防晒乳和化妆品大都含有防腐剂成分如对羟基苯甲酸(paraben),研究证实可能引发过敏或湿疹。

 

防晒乳致癌?医师:不用过度担忧

 

防晒乳大都是物理和化学性成份混合使用,消费者很难认清哪些成分有害或致癌,皮肤科医生指出目前还是以接触性皮肤炎案例居多,致癌问题不用担心。

 

皮肤科医生也认为防晒乳致癌的研究是从里面的某一个成分去看,成分如果在安全的范围里其实危害不大,但这样的研究是必要的,这样有关单位才有依据来修正成份的含量,消费者不用太过担心。整体来说目前还没有充足的案例和证据证明防晒乳致癌,比较需要担忧的是过敏症状。

 

如何使用和购买防晒乳?

 

皮肤科医生认为与其担心防晒乳是否有害,不如让防晒工作更多样,例如穿长袖、戴帽或穿具有防晒机能的衣物都可以,「重点是不要长时间曝晒,避免紫外线伤害。」

 

许多人认为擦了防晒乳,且防晒系数越高就可以长时间待在太阳底下也是不正确的想法。国际癌症研究局(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)研究员奥堤耶(Philippe Autier)回顾了5份防晒乳使用行为研究,发现涂防晒乳的人,会比没使用的人待在阳光底下的时间多了13-39%;使用SPF 30的人会比SPF 10的人多待15%-25%的时间,但奥堤耶表示这反而会增加皮肤病变的机率。

 

防晒乳保护皮肤免于紫外线UVAUVB的伤害, UVA会造成慢性皮肤病变如皮肤癌,而UVB则及是急性伤害如晒伤,但一般产品都有混合的保护功效,如果产品只有SPF而没有PA,保护力就不太够:

 

 

在选购时尽量选高防晒系数的,「最好是SPF 50PA++++,如果买不到则至少要使用SPF 30PA+++的产品,保护力才够,」曾德朋说。

 

坊间许多标榜奈米级的防晒乳和喷雾,但曾德朋认为奈米产品容易卡在毛孔里,更容易导致过敏,防晒也不建议用喷的,用擦的比较好,一方面会破坏环境,如果喷的位置不精准被吸入肺部,有可能造成肺部伤害。

 

另外选购大品牌,一方面比较有经费作临床测试和研发,求偿也有门。使用前,可以先在手背或耳后试用,过1个小时看是否有泛红、脱皮、脱屑等情形,「虽然政府对防晒乳的成份和浓度都有规定,但每个人每天的皮肤状况不同,再安全的成份都有可能造成过敏,因此建议还是先试用,」曾德朋说。

 

最后使用完毕一定要彻底清洁避免过敏,防水防晒乳可以先用卸妆油清洁再用清洁剂清洗,非防水的则是直接使用清洁剂就可以了。

 

食物也能防止皮肤伤害

 

皮肤受阳光照射细胞会遭伤害、产生自由基造成老化、癌化,因此多摄取如莓果类水果、虾红素等抗氧化食物帮助皮肤修复;另外也要避开容易导致皮肤光敏感的食物如柠檬、九层塔,「许多人喜欢用柠檬敷脸,但敷脸完没有清洗干净,备杨光照射很可能晒黑和过敏,」曾德朋说。